外賣大戰不肯休止,打工人卻“戒飯”了
”姚劍軍說,廈門的開放程度跟深圳沒法比,但早期確實有自主性,這10多年又一點點發展。
創業除了理想和情懷,財務自由和經濟收入也不可忽視。就這樣又過了3年,到了2015年,O2O的火熱讓他們再次看到了好的創業方向,他們決定再次轉型做一款在線教育類O2O產品。
而對於那些不以財務自由為創業目標的創業者來說,他們對「財務自由」充滿了疑惑。”楊寧說,“做成一件事情,並且這件事情能夠給用戶帶來很大的價值,同時還能從這件事情上賺到一點錢,才是我創業的終極目標。半年後,合夥人決定撤資,幾款產品就這樣不了了之。
最近,我們驚訝地發現,過去兩年裏,曾經有980名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在100offer上尋找過新的工作機會,而“太累了”、“心寒了”、“年紀大了”這些詞是從結束創業後的他們口中聽到最多的話。“究竟達到了什麽水平才叫財務自由呢?是天天躺在家裏不用上班也能賺錢嗎?那又有什麽意思呢?”談及財務自由,今年32歲,有過3段曲折創業經曆的楊寧反問道。
”去年創業失敗後再次出來找工作的殷實如是說。
「30歲時還是想自己做點事情,所以就離開新浪出來自己創業,後來創業的兩家公司都死在了A輪。據了解,在美國,15%的募集基金是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退出的,而在中國這個數字還不到1%。
” 作為《中國股權轉讓藍皮書(2016版)》的作者,徐祥君從5個方麵描述了——我們為什麽要進行股權轉讓,他說:“首先,基金周期短,LP退出壓力大;第二,IPO並購退出時間周期長,同時又有政策風險;第三,創始人賣老股用於改善生活;第四,天使投資人賣老股,退出的回報會比較高;第五,投資機構的戰略方向發生改變,要對項目組合進行調整。”據了解,在美國,15%的募集基金是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退出的,而在中國這個數字還不到1%。
3月18日,創頭條(ctoutiao.com)記者參加了由股權轉讓服務平台潛力股聯合中國股權轉讓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股權轉讓論壇暨《中國股權轉讓藍皮書(2016版)》發布會在北京歌華開元大酒店舉行,多位投資巨匠參會分享了自己的股權轉讓心得。 股權轉讓在國內還是一個新興的市場,但在國外的發展曆史已經超過了50年,尤其是在美國,股權轉讓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成熟的交易方式。